要用心听,会后还要分组讨论!”
这时,邓小平和卓琳相伴走进食堂,自觉地坐在后边。
老罗大声地:“老邓,你的耳朵有点背,坐到前边来!”
邓小平起身走到桌前,寻找座位。
一位叫陶大姐的中年妇女把自己的马扎送到邓小平的身边:“老邓,坐我的马扎吧!”
邓小平:“谢谢!”坐在马扎上。
老罗双手捧着中央文件,十分严肃地:“今天,由我传达中共中央《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》!”
与会的工人听后炸了窝,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。
邓小平表情严肃,一言不发。
与会的工人渐渐平息下来,遂把目光集中到邓小平的身上。
拖拉机修造厂院中
邓小平、卓琳默然走在回将军楼的所谓“小平小道”上。
老罗拿着中央文件赶过来:“老邓,你耳背,听不全,把
文件带回去看吧!”
邓小平接过文件,感谢地点了点头。
将军楼书房
邓小平大口地抽着烟,愤然眺望窗外沉沉的长夜。
书桌上放着中央文件《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》。
卓琳围着做饭的围裙兴冲冲地走进,一见邓小平的样子愕然:“哎,林彪都摔死了,你还在想什么?”
邓小平掷掉手中的烟蒂,低沉地:“林彪不亡,天理难容!”
卓琳:“为了庆贺林彪折戟沉沙蒙古的温都尔汗,我亲自做了几道菜,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顿饭。”
邓小平:“有茅台吗?”
卓琳:“有。”
邓小平:“好!我要喝个痛快。”
将军楼院中
秋日的朝墩分外娇艳,一缕霞光淡抹在将军楼上。
透过玻璃窗,可见邓小平坐在书桌前握笔书定。
画外音:“……林陈反革命集团这样快地被揭发被解决,真是值得庆幸的大事。如果不是由于主席和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及时地觉察,并且及时地加以解决,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,正如中央通知所说,即使他们最终也得被革命人民所埋葬,但不知会有多少人头落地,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会遭到多少曲折和灾难。现在终于解除了这个危险,我和全国人民一道,是多么的高兴啊!……”
卓琳走进,小声地:“请主席说句话吧,让有关部门推荐我们的孩子上大学。”
邓小平停下笔,整眉眺望窗外的长空不语。
卓琳:“我知道你不愿做这种事,可我们的孩子……”
邓小平沉重地:“咳!这哪是我们几个孩子的事啊……”
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坐在沙发上,十分吃力地读邓小平的来信。
邓小平的画外音:“……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,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点工作,当然是做一点技术性质的工作……报上每天看到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在国内建设的突飞猛进,和国际威望的空前提高,都使我的心情激动起来。……”
吴秘书走进:“主席,你找我?”
毛泽东指着手中的信:“小平的信写得真诚,他没有变,你告诉汪东兴,让他亲自管小平的事。”
吴秘书:“是!”
毛泽东:“英雄气短,儿女情长,小平几个孩子的事也让汪东兴帮助解决!”
吴秘书:“是!主席,毕竟小平同志……”
毛泽东:“我懂了!你是让我当解铃的系铃人啊。”他提笔在邓小平的信上批示:“印发政治局。他家务事请汪办一下。”
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,昊秘书拿起电话:“喂!我是吴秘书……好,我这就报告主席。”他拿着电话,“主席,总理的电话,他要向您紧急报告陈老总的病情。”
毛泽东闻之震惊,吃力地站起接过电话:“恩来吗?陈毅同志的病情怎么样了?”
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
周恩来十分沉重地打电话:“主席,陈毅同志的癌症全面转移了,大夫说:他,来日不多了……”
传出毛泽东的话声:“一、要全力抢救;二、你要亲自安排好陈毅同志的后事;三、陈毅的悼词我要看。”
周恩来:“请放心,我会按主席的指示办好的。”挂上电话,在室内快速地踱步。
李秘书走进:“总理,医院打来电话,说陈老总再次出现休克。”
周恩来:“知道了,你立即陪我去医院!”
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
毛泽东坐在沙发上批阅陈毅的悼词。
周恩来、叶剑英沉重地走进。
毛泽东焦急地:“陈毅同志真的不行了吗?”
周恩来悲痛地点了点头。
毛泽东:“悼词看了,你对悼词的修改和说明我也看了,基本可用。有关对陈毅同志功过的评论,不宜在追悼会上作。”
周恩来:“我立即召开政治局
第一集01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